环球人物
“孙宝宝”长大了。在里约奥运会上,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孙杨。开赛短短几天,他就经历了失落、风波和夺金的喜悦。在获得男子200米
“孙宝宝”长大了。在里约奥运会上,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孙杨。开赛短短几天,他就经历了失落、风波和夺金的喜悦。在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后,25岁的孙杨集齐男子自由泳200米、400米、1500米3块奥运金牌,成为世界游泳运动史上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第一人。对于如今的孙杨来说,这一段如坐过山车般的心理历程,不过是一场有趣的“里约大冒险”。
金牌是最霸气的回应
时间回到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现场,前半程孙杨一直以自己的速度保持在第五、六的位置,后半程开始发力,最后50米保持首位,美国名将盖伊紧紧咬住孙杨拼命追赶,在激烈的争夺中解说员几乎声嘶力竭大喊孙杨的名字为其加油。最终孙杨以0.03秒的微弱优势力压强敌,夺得冠军。
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,孙杨显得很镇定:“过去我在这个项目上一直都是第二名,这次算打破了这个‘魔咒’!” 他坦言400米自由泳比赛后,自己情绪的确受到影响,“晚上没怎么睡好”。几天里,他用最快的速度调整心态,稳住阵脚,恢复内心的平静。“今天这块金牌拿下来以后,压力释放出来,心里舒坦很多。”孙杨说。
孙杨所说的“压力”除了来自比赛,还来自两天前发生的那场风波。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,孙杨以3分41秒68夺得银牌,澳大利亚选手霍顿以0.13秒的优势获得冠军。比赛结束后,未能卫冕冠军的孙杨落寞地走出嘈杂的现场,当走到各国媒体联合采访区时,孙杨看到了一位相熟的中国记者,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巨大的失落,伏在记者肩头痛哭失声。就连在场的外国记者,也用目光向他表示鼓励。
然而,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霍顿却称自己“只是赢了一个嗑药的骗子”。此话一出,在场的记者都极为惊愕。坐在一旁的孙杨果断回击:“这是澳大利亚人的小伎俩。每一位能够来到奥运会的选手都应该受到尊重。” 事后,中国泳协致电澳大利亚泳协要求霍顿为自己的言论道歉。
对于霍顿挑起的这场风波,孙杨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:“希望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些矛盾上,我们还是多关注自己,这就够了。”的确无需多言,孙杨收获金牌就是对霍顿最霸气的回应。
孙杨夺金后,他的保健医生巴震立刻将奖牌拍了照上传到自己的微博。孙杨在下面留言道:“这‘军功章’里有你的一份功劳。巴哥,真的非常感谢你!”
几次濒临崩溃,他都扛住了
孙杨的这份成熟可以说是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一步步熬过来的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,孙杨获得两金一银一铜,并在15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中打破世界纪录,开始闪耀国际泳坛。
然而是非接踵而来。孙杨和恩师朱志根的矛盾成为他负面新闻的开始。2013年2月,孙杨以朱志根“训练方法太落后”为由,提出更换教练。经过各方撮合,两人虽重新合练,但没过多久又因孙杨赞助商的问题大吵大闹,无奈之下张亚东临时指导孙杨备战世锦赛。11月,孙杨又因为无证驾驶被拘留7日。为此,国家体育总局游泳管理中心宣布,取消孙杨国内外的比赛资格,并将其暂时开除国家队。
不久后的“尿检阳性”事件更让孙杨的公众形象跌入谷底。此次霍顿指的也正是这件事。2014年仁川亚运会前,孙杨因服用心脏病药物被禁赛3个月。孙杨17岁时患上病毒性心肌炎,医生为他开的曲美他嗪原本不属于违禁药物,直到2014年1月才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列入名单。
公众看到“阳性”“禁赛”这样的词后,一股脑地把对孙杨的质疑发泄出来。那段时间,孙杨坐立难安,不敢看电视、不敢与人接触,就连吃饭都等别人吃完了再去。他觉得“委屈”,却不知道如何面对舆论。
一连串的打击,让刚20岁出头的孙杨体会到了从巅峰瞬间跌落的感觉。在最无助的时候,他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。好不容易熬过禁赛期,伤病又找上门来。严重的甲沟炎,必须进行手术。他不得不在伤病中挨过数月。
重返泳池的孙杨,状态大不如前,只能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恢复。回想起那段时间魔鬼般的恢复练习,教练形容他“练到痛哭,然后去场边平静一下继续练”。一位采访过孙杨的记者目睹他的训练过程,这样描述:“剧烈的物理治疗手段,让他身体有些反应,他龇牙咧嘴,大汗淋漓。医生建议他明天不要训练。他坚定地摇头。这使我相信主管教练张亚东说的话,几次他濒临崩溃的边缘,但他都扛住了。”
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。孙杨说:“其实也想过放弃,但真的走了又舍不得,每当在国际大赛上看到菲尔普斯那样优秀的运动员,我就想和他们一样。” 为了给自己鼓励,孙杨平常爱看刘翔、姚明、菲尔普斯的自传,采访时,他张口就能说出优秀运动员的事例,还把刘翔的自传带在身边。
没有一个冠军是可以笑着赢的
如今的孙杨已经走出那段阴影。说到过去,他很淡然:“就当是自己补交当年年轻气盛时的学费。”孙杨曾经说,自己年轻的时候容易发火,看到什么不顺眼、不顺心就要说出来,谁惹了他更是不能忍。但经历过这几年的不顺遂,自己看待人和事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了,“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有他的看法,我不能要求每个人都理解我、喜欢我。而且我觉得以后也不能太爱哭,像个小孩子那样,不好。”
孙杨特别爱哭,赢也哭,输也哭,有人给他统计过,从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算起,这8年来,他在赛场上已经哭了14回。大家笑他是“孙宝宝”,觉得这个世界冠军还没有长大。
里约奥运会上孙杨也不止一次落泪,除了伏在记者肩上痛哭的那次之外,还有已经换好衣服,调整了一段时间情绪后再次出来接受采访时,很显然孙杨在努力控制情绪,然而当言及父母与教练时,他没能忍住,低头哽咽。在孙杨经历艰难恢复性练习的这几个月里,他的父母一直陪伴在他身边,他们跟着儿子远赴澳大利亚,与教练张亚东一起,担负起了孙杨各种后勤工作。赛后,当各种是非、风波袭来时,他们又第一时间疏导和安慰孙杨。
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孙杨流过的眼泪,这其中有与目标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的不甘,有对经历了千般苦难和濒临崩溃后依然咬紧牙关坚持到终点的骄傲,也有对自己成功路上所有帮助者的感恩,以及高强度竞技比赛后压力的释放。一位运动员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一个冠军是可以笑着赢的。因为万丈光芒背后,是只有他自己能明白的艰辛,而泪水是这艰辛最好的洗礼。”
所以,如今成熟后的孙杨也无需强忍泪水。